2015年1月2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5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Hurun Chinese Luxury Consumer Survey 2015)。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十一年发布此报告,旨在揭示中国富豪阶层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品牌认知的转变与偏好,力图对中国富豪阶层的生活形态变化做出描述。胡润百富“至尚优品”被广泛认为是面向高净值人群品牌的ISO9000。
近半年来,胡润研究院对376位个人资产在一千万元以上的中国富豪进行了一对一的调研,其中27位资产过亿(7%),男女比例为6:4。今年接受调研的富豪平均资产为4170万元。年消费开支大大超过前两年,消费超过200万每年的比例上升了15个百分点。千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8岁,亿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9岁。他们来自40多个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以及中国主要的二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占63.8%。十一年来,胡润百富至尚优品调查共访问了5194位个人资产在一千万元以上的中国富豪,其中12%资产过亿。
概述:
今年,中国奢侈品行业发生较大变化。在反腐政策和出国旅游热两大因素的影响下,奢侈品市场开始经历转型,以前富豪们喜欢买贵的,现在更多元且更实际了,例如平价手表开始受到欢迎,而红酒明显下滑。另外,富豪们的工作更加繁忙,出差频繁,出国次数增多,每年出国8次以上的亿万富豪甚至达到30%,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尤为宝贵。因此,富豪们的幸福指数虽然很高,但仍有小幅下降,他们更加关注健康和养生,尝试多种运动方式,如跑步。这同样推动了旅游,尤其是医疗旅游的兴起。随着富豪们出国次数增加,消费开支水平升高,国际旅游零售业持续走高,女士服饰和电子产品的崛起尤为明显。今年富豪们的经济信心指数明显上升,已逐步走出2013和2014的低迷期,私募、股票和海外置业成为热门话题。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中国市场占了近40%。中国富豪所拥有的10个奢侈品中,有7个是从国外购买的。”
送礼品牌: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历来是中国的送礼高峰。今年,苹果成为送礼品牌之首。类目中,手表和珠宝分列男女最高比例。
总体看来,2012年是近五年富豪送礼热情的最高峰,今年富豪们对送礼的热情度再次下降5%,这两年总体下降了30%。
今年苹果成为备受瞩目的送礼重头戏品牌,取代爱马仕荣登男士送礼品牌之首,占20%。三星首次进入男士送礼品牌前十行列。三星和苹果的崛起源自于富豪们对电子产品青睐度的上涨。路易威登连续九年进入前三,较去年占比16%略有上升一个百分点。同样表现稳定的品牌还有第四名的香奈儿,占5.5%。古驰上升非常快。作为唯一一个进入前十名的中国品牌,茅台表现不俗,较去年上升八位。较之去年,爱马仕从龙头地位滑至第七位,普拉达、乔治·阿玛尼和博柏利则跌出前十。
苹果同样荣登女士送礼品牌榜首,而历年女士送礼品牌头筹香奈儿则滑至第二,占13%。蒂芙尼获得女士礼品最佳表现。迪奥的排名逐年攀升,今年升至第四位。三星同样首次进入女士送礼品牌前十。普拉达和宝格丽则跌出前十。
从地域上可以明显看出,中西部地区富豪尤为热衷卡地亚,却对苹果没有太大的热情;LV在北部地区较为活跃,尤其是北京。广州富豪特别热爱茅台。
手表今年在男士礼物中恢复了一些,尤其是2万元以下的手表,且尤为受到亿万富豪所欢迎。虽然亿万富豪还是喜欢红酒,但整体来说富豪对红酒的热情度还是下来了三分之一。电子产品首次超过红酒和洋酒成为第二热门选择,占15%,较去年上升21%。红酒虽然排名略有下降,但仍然十分受到亿万富豪钟爱,远远高于千万富豪。烟和雪茄保持第五。有趣的是,中西部地区富豪不爱洋酒,却情迷白酒。
女士礼物中,富豪对服饰的热情度上升很多。珠宝则连续三年占据榜首,占有率超过三成,热情度较去年略有上升,其次是服饰和电子产品,均较去年上升四成。明显地,年轻富豪更喜欢送女士珠宝,亿万富豪对赠送服饰的偏爱度则远远高于千万富豪。
送给老人的礼物方面,今年富豪们尤为青睐旅游产品和医疗产品,热情度较去年分别上升了40%和19%。医疗产品的快速蹿升体现了富豪对于新兴健康养生方式的强烈追求。保健品依旧是最大热门,占有率达到三成,但比去年的占有率下降了29%。相对地,年轻富豪喜欢送保健品,亿万富豪较常送旅游产品。
孩子礼物上,将近一半的富豪为孩子挑选电子产品作礼物,其次是服饰。亿万富豪偏好送房屋。
“富豪经济信心指数”明显上升,非常有信心的比去年上升15%达到三成
对于未来两年的中国经济,今年富豪们的信心度比去年有明显上升,已逐渐走出2013年以来最为低迷的投资市场,这与过去一年中国股市显著走高有必然的联系。三成富豪表示非常有信心,比例比去年上升15%;近六成富豪表示还算有信心;没有信心的比例比去年下降了50%。
随着对经济信心的增长,持规避风险理念的投资人数降低到四分之一,比去年下降了10%;相对地,选择冒险投资的比例有显著增长,将近10%。总的说来,富豪的资产总量越大,越支持积极投资。
收藏:70%的千万富豪以及80%的亿万富豪表示有收藏习惯。珠宝玉石位居第三,受众面主要是年轻富豪和女性富豪。
中国企业家的收藏元年是2007年。今年,70%的千万富豪以及80%的亿万富豪表示有收藏习惯。红木家具和老爷车今年表现活跃,进入前十名。古字画保持富豪收藏习惯的首选,占21%,其中男性富豪、亿万富豪和年长者尤为青睐。亿万富豪另一个最爱收藏品类是当代艺术。收藏途径方面,6成富豪自行购买和委托代理;才15%通过拍卖行。最受富豪青睐的国内拍卖行是嘉德和保利。
手表保持富豪收藏第二大类。今年,千万富豪平均拥有4块手表,亿万富豪5块。百达翡丽连续八年成为富豪最青睐的手表,卡地亚排名第二,劳力士较去年上升了一位。今年积家和宝珀表现不俗,获选手表最佳表现。
与去年相同,珠宝玉石位居富豪收藏的第三名,受众面主要是年轻富豪和女性富豪,宝格丽11年来首次超过卡地亚成为最受富豪青睐的珠宝品牌。蒂芙尼获珠宝最佳表现。
名酒仍然是富豪收藏的第四大类。今年,轩尼诗异军突起,代替蝉联冠军五年的路易十三登上最受青睐洋酒榜首。皇家礼炮继续蝉联富豪最青睐的豪华威士忌品牌,但单一麦芽威士忌在过去一年上升尤为明显。香烟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大卫杜夫连续11年成为富豪最爱的雪茄品牌。
投资:私募投资比例比去年翻倍,亿万富豪投资股票最多,而千万富豪仍然以房地产投资居多。
房地产仍然位居投资类别之首,比重达到27%,但较去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私募大大蹿升,比去年翻了将近一倍,富豪们对于私募的投资热情和资产总数成正比。股票和固定收益较去年也略有上涨,位于第二和第三,比重分别是25%和16%。对于亿万富豪来说,股票比房地产更值得投资,且这种投资热情和资产总数也成正比。胡润表示:“亿万富豪的风险承受能力更高一些。”
富豪们置办度假房的兴趣度继续上涨。海外置业成为热门话题,今年15%的富豪把度假房置办在海外。三亚依然是富豪最为青睐的度假房选择地,占三成,且异常受亿万富豪青睐。
主要消费方面与去年相似,大多集中在日用奢侈品、旅游和孩子教育。
今年,招商银行连续11年获选最青睐的信用卡发卡行,而汇丰则连续11年被评为最青睐的外资零售银行。瑞银连续五年成为最受富豪欢迎的国际离岸私人银行。
国际旅游零售:中国富豪的出国次数大大增加,对旅游的热情有增无减,近7成奢侈品服饰是从国外购买。
今年中国富豪的出国次数大大增加,假期变多,对旅游的热情度也是有增无减,这些均推动着国际旅游零售业的发展。从品类上看,女士服饰和电子产品的热情度较去年大大提高,而这两种商品均为出国富豪们在各大商场、免税店购物时最为青睐的消费对象,近7成奢侈品服饰是从国外购买的。英国Harrods、法国老佛爷、美国Neiman Marcus等奢侈品商场越来越受到中国富豪们的欢迎,今年DFS获最青睐的奢华旅游零售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外汇水平对国际旅游零售的影响颇深,例如今年由于瑞士法郎的外汇波动,瑞士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冲击。
出差和旅游:富豪们的出差频率依然很高。但由于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富豪们的一年的假期时间比去年多了1天。
今年富豪们工作更加繁忙,出国次数比以前更多了,千万富豪每年4次,亿万富豪每年6次,而出国8次及以上的亿万富豪比例甚至达到30%,这无形中也推动了旅游零售业的兴起。从出国目的来看,商务出游的比例有所上升,占三分之一,旅游出行占三分之二。
整体看来,富豪的出差频率与去年维持相似水平,仍然非常频繁,千万富豪为每月8天,亿万富豪11天。有6.4%的富豪表示每月出差20天以上。由于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富豪们的一年的假期时间比去年多了1天,千万富豪达到19天,亿万富豪达到23天。如果除却国家法定假日,千万富豪平均假期为8天,亿万富豪为12天。富豪的假期天数和资产总数成显著正比。
澳洲蝉联最受青睐国际旅游目的榜首,法国保持第二,马尔代夫上升两位到第三名。今年英国表现活跃,再次进入前十名。德国下滑较快,跌出前十。美国的排名并不靠前,主要因为富豪去美国商务出行较多,而旅游较少。总的说来,欧洲国家一直是富豪们偏爱的旅游之地。
三亚连续五年成为最受欢迎国内旅游目的地,第二、三名分别是西藏和香港,排名较去年互换。今年新进入前十名的有台湾、上海和厦门。而新疆则从第七位下滑至第十位。虽然过去几年中西藏一直是备受亿万富豪青睐的旅游热门地,但今年亿万富豪对它的热情度却很低,甚至远低于杭州和澳门。
春节仍然是富豪假期出游的首选时间,其次是十一和暑期,然而绝大多数富豪们的出游时间是不确定的。显然,有孩子的年长富豪喜欢在十一和五一与家人出行,而没有子女的年轻富豪更多选择在春节和暑期出游。近两年富豪出游选择住宿的酒店越来越多元化。半岛取代11年来最受富豪青睐的酒店冠军香格里拉位列榜首,其次是上升最快的文华东方。航空选择方面,新加坡航空和国航分别蝉联国际和国内商务头等舱冠军。
信息来源:社交活动成为富豪最主要的信息渠道,较去年上升了30%,微信也比去年上升了23%位列第三。相对地,微博的市场率有明显下降,较去年减少了二分之一。排在第二的是电视,但比去年下降22%。
市场规模:
截至去年年底,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含亿万富豪及以上)人数已达10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4万人,涨幅3.8%;其中亿万富豪人数已达6.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500人,涨幅3.7%。北京千万富豪比去年增加8,000人,达到19.2万人,亿万富豪比去年增加600人,达到1.13万人,全国排名第一;广东有18万位千万富豪和1万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5.9万位千万富豪和9,1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三。另据胡润研究院预测,未来3年,中国千万富豪人数可能达到121万人,亿万富豪人数可能达到7.3万人。(根据2014年9月发布的《2014胡润财富报告》)
有1271位企业家财富达到20亿元以上登上2014年胡润百富榜,比去年增加254人。平均财富64亿,和去年一样,比前年上涨18.5%。上榜百亿富豪人数已经达到176位,十年前只有1位,如果加上隐形富豪,全国大约有350位百亿富豪。千亿富豪人数从去年的2位增加到6位。十亿美金富豪人数从去年的315位增加到354位,如果加上隐形富豪,全国大约有700位十亿美金富豪。(根据2014年9月发布的《2014雅居乐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
要点:
•送礼:电子产品成为最受青睐送礼种类,红酒下降明显。苹果取代爱马仕滑成为男士送礼品牌之首,爱马仕滑至第七。三星首次进入送礼品牌前十行列。茅台回到前十,是唯一一个进入前十的中国品牌。
•胡润百富至尚优品调查自2004年以来,只有大卫杜夫、招商银行和汇丰银行三大品牌连续11年蝉联冠军,胡润说“今年是奢侈品行业近10年来波动最大的一年”。
•“富豪经济信心指数”明显上升,非常有信心的比去年上升15%达到三成。
•消费:富豪年消费开支大大超过前两年,消费超过200万每年的比例上升了15个百分点。
•出差和旅游:今年富豪们工作依旧非常繁忙,压力颇大。千万富豪每月出差多达8天,亿万富豪11天。6%的富豪每月出差20天以上。除却国家法定假日,千万富豪平均假期为8天,亿万富豪为12天,都比去年多1天。千万富豪每月出国多达4次,亿万富豪多达6次,出国8次以上的亿万富豪占30%。
•旅游目的地:澳洲蝉联最受青睐国际旅游目的榜首,法国保持第二,马尔代夫首次进入前三。今年英国表现活跃,再次进入前十名。三亚连续五年成为最受欢迎国内旅游目的地,第二、三名分别是西藏和香港,排名较去年互换。今年新进入前十名的有台湾、上海和厦门。
•酒店:半岛取代11年来最受富豪青睐的酒店冠军香格里拉位列榜首,其次是上升最快的文华东方。
•富豪幸福指数从去年8.2分下降至7.8分。工作幸福指数低于生活幸福指数。亿万富豪幸福指数高于千万富豪。最想拥有的是健康和家庭生活。
•健康顾问:为了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8%的富豪表示雇佣了风水师,而最多的是24%的富豪表示雇佣了健康顾问,19%有运动教练,17%有营养师,9%有家庭医生。
•春节仍然是富豪假期出游的首选时间,其次是十一和暑期,然而绝大多数时间富豪们的出游时间是不确定的。
•休闲娱乐:旅游仍然是富豪,特别是亿万富豪的最主要娱乐方式。看书和品茶这两个传统娱乐项目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排进前三。自驾关注度较去年有所上升。美食、钓鱼和游艇纷纷上升至前十位。
•跑步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健康而又简单的运动方式,富豪对其热情度上涨最快,较去年上涨了三分之一。前两名仍然是高尔夫和游泳。
•投资:私募投资比例比去年翻倍,亿万富豪投资股票最多,而千万富豪仍然以房地产投资居多。
•海外置业成为热门话题,15%的富豪把度假房置办在海外。而三亚依然是富豪最为青睐的度假房选择地,占三成,且异常受亿万富豪青睐。
•收藏:70%的千万富豪以及80%的亿万富豪表示有收藏习惯。红木家具和老爷车表现活跃,进入前十名。古字画保持富豪收藏习惯的首选,占21%,手表同样表现不俗。
•教育:英美国家仍然是最受青睐的子女留学国家,而本科以下去英国的较多。复旦近年来首次成为富豪最青睐的EMBA。
•社会责任:慈善捐款今年超过纳税成为富豪认为体现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亿万富豪尤为热衷慈善捐款活动。环保依旧位列第三。千万富豪主要选择公立和民间基金,亿万富豪更看重直接做项目。
•老人礼物尤为青睐旅游产品和医疗产品,热情度较去年分别上升了40%和19%,体现了富豪对于新兴健康养生方式的强烈追求。
•宝格丽11年来首次超过卡地亚成为最受富豪青睐的珠宝品牌。蒂芙尼获珠宝最佳表现。
•高端私人订制成为今年男士服饰的新潮流。雨果博斯11年来首次获选最受青睐的男士服饰品牌。
•信息来源:社交活动成为富豪最主要的信息渠道,较去年上升了30%,微信也比去年上升了23%位列第三。相对地,微博的市场率有明显下降,较去年减少了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