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翡翠的鉴赏与收藏讲座答疑解惑
( 2014/5/13 )

      5月10日上午,翡翠的鉴赏与收藏讲座在2014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期间举办。主办方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特邀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教授级高工王曼君女士主讲,中宝协副秘书长沙拿利主持活动。

 


      16 世纪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从那时起对这种美丽玉石的喜爱就深深扎根于我国。清乾隆时期是翡翠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当时作为宫廷御用玉石材料,设计加工精良、独具皇家气质,但材质多为中档,高档稀少。1956年全国范围掀起社会主义改造风潮,公私合营制度推行。以此为契机,北京及扬州玉雕厂的成立扶植起一批玉雕人才,他们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加入新的设计,使翡翠工艺水平得到拓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经济腾飞带来了第二个翡翠发展的高潮,民间兴起翡翠消费,各色人物开始进入翡翠行业。直到2003年,市场迎来了高歌猛进的发展时期,市场迅速扩大、优质原料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加工技术和成品质量不断提高,翡翠的购买、收藏、投资热迅速扩大,带动翡翠的价格也成倍上涨。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市场带来了一次盘整,翡翠市场进入高价整理,热炒资金逐渐离场,成交量出现疲软,行业回归理性。今年市场略有回暖迹象,但仍未恢复热度。
       翡翠色彩丰富、品质辨别比较复杂,王曼君女士通过列举不同年代翡翠的价格、以及不同特点产品的对比图片等,为现场观众分析了一些主要的辨别方法。收藏投资级别的翡翠应达到贵重、稀少、需求的基本要素,其定价因素主要取决于材质、工艺品质以及市场情况,这些都是藏家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返回上一页